索引號: 分類:
            發布機構: 文號:
            成文日期: 2010-03-31 發布日期: 2010-03-31 有效性:
            名稱: 2009年海安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2009年海安縣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來源: 發布時間:2010-03-31 累計次數: 字體:[ ]
            本年度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海安縣政府信息公開實施辦法》和《縣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編制而成。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本年度報告的電子版可從“中國海安”(www.cpic668.com)上下載。如對本年度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海安縣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聯系(聯系電話:88812249,傳真:88857039,電子郵箱: 88812249@163.com,地址:海安縣長江中路106號縣行政中心617室)。
            一、概述
            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保障人民群眾對政府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是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公開、透明、廉潔、高效政府的需要,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也是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需要。本縣以《條例》實施一周年為契機,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拓展公開平臺,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拓展政府信息公開渠道,規范政府信息公開要求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  繼續加強對《條例》的宣傳,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營
            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以《條例》實施一周年為重要契機,圍繞“推行透明政務,
            打造陽光政府”這一目標,以推進辦事公開為突破口,通過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弘揚政務公開意識,推進政務公開深入開展。充分利用現有政府信息公開渠道,通過政府及部門網站、宣傳板和室內外電子大屏幕等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媒體,以及行政服務大廳、專業服務大廳、信息查閱中心等政府信息公開場所,采取設立專欄、滾動播放字幕、發放宣傳資料、懸掛條幅標語等方式宣傳《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主要內容,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保密審查等有關規章制度,政務服務事項辦理依據、辦理流程等。縣民政局開展“送法下鄉”、“AAA”民生協理員、“為民服務周”等活動,將優撫、社救、安居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政策編印成宣傳小冊20000多份,發放到服務對象手中。
                (二)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理順政府信息公開管理機制。
            為適應新形勢工作要求,我縣進一步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領導,及時調整了縣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縣長擔任組長,按照工作分工,明確了縣委辦、政府辦、監察局、法制辦、行政服務中心、檔案局、網管中心等部門的職責。縣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政府信息公開的聯系、協調、推進、督辦等工作;縣監察局負責監督、評議和實施責任追究工作;縣網管中心、檔案局負責培訓、維護、錄入、發布、更新政府信息;縣法制辦負責《條例》培訓、審查、核定政府信息公開目錄編制;各鎮、各部門具體負責本行政機關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維護和更新本單位公開的政府信息,組織編制公開指南、目錄及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等。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主抓、領導小組協調、紀檢監察機關監督檢查、部門各司其職的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各鎮、各部門也在原有基礎上對政府信息公開領導小組成員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充實。各單位主要負責人作為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親自過問,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并明確專人承擔日常工作。
            (三)建章立制,規范運作,進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制度。
            一是制定了《海安縣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暫行規定》(海政辦發〔2009〕70號),明確有關保密審查的職責分工、審查程序和責任追究辦法,確保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安全。規范了政府信息公開程序,各單位主辦科室在發文時就對主動公開或申請公開或不予公開提出擬辦意見,并按科室負責人專業審查,分管領導復核簽發的程序先審批后辦理,重大信息須經單位主要領導審簽,屬于主動公開范圍的政府信息,自政府信息形成或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予以公開。對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各單位在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后,應立即進行登記、編號,能當場答復的,應當場予以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提出擬辦意見,送相關科室審核辦理,答復申請人。二是制定了《全縣政府新聞發布和新聞發言人制度》,明確新聞發言人為單位信息發布的牽頭人,加強對信息發布的組織協調和歸口管理,健全了政府信息發布協調機制和澄清機制,在統籌兼顧的基礎上確保政府信息發布的一致性和權威性。今年以來,我縣先后召開“523”文化產業園建設新聞發布會、法治海安建設新聞發布、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新聞發布會。針對6.27交通意外事故、東臺市蠶農到我縣角斜農藥廠聚集事件、胡集鎮雜貨店煙花爆炸事件,我縣權威部門在政府門戶網站、部門網站以及民間論壇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消除各種虛假、片面消息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四)拓寬渠道,強化便民,不斷完善政府信息公開載體。
            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第一平臺的“中國海安”門戶網站專門開辟“政務公開”板塊,集聚“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府信息公開動態信息”等8個子欄目,及時主動公開有關信息,方便市民查詢瀏覽;集中鏈接全縣37個政府部門、14個鎮政府、7個條管單位和11個其他機構的政府信息公開專頁,對各單位的信息公開目錄、信息公開指南等基本欄目的內容和形式作規范性要求,便于市民按圖索驥;強勢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截至目前,我縣已完成行政權力的網絡改造、權力清理、流程編制、平臺建設、電子監察監控功能模塊開發等工作,全縣39個部門全面上網運行,全縣縣級機關部門5648項和鄉鎮62項行政權力,已全部實現網上運行,并在網上辦結3000多件行政權力事項,日均受理事項100多件,服務對象隨時可以在網上查閱事項辦理情況,極大地保障了政府信息公開的透明度和公民的知情權;實施“海安縣網上村村通”工程,全村210個行政村均已建立網站,實現了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把行政服務中心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窗口,通過24小時免費咨詢熱線、設立觸摸屏、短信告之等形式及時公布縣政府信息;全縣14個鎮已全面完成便民服務中心建設,210個村也均已建立了便民服務室,在全縣初步形成了上下貫通、縣鎮村聯動的政府信息公開、行政審批的三級便民服務網絡;總建筑面積5388平方米的縣檔案館新館2009年2月正式落成啟用,設有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在建立政府公開信息查閱工作長效機制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五)狠抓落實,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強。
            縣發改委、建設局、國土局將政府信息公開融入部門日常工作,重點加強對重大建設項目主動公開力度;縣政府在海安門戶網站上廣泛征求為民為實事項目建議,得到市民的積極回應;組建網上回帖員隊伍,密切關注網絡輿情,發布政府和部門權威信息,正確引導輿情,建立和健全了信息澄清機制;縣外經局及時發布出國勞務預警信息,提醒勞務人員謹防非法勞務中介;縣勞保局在縣電視臺和《海安新聞》報刊,開設“海安勞動保障”專題欄目,全年共制作專題片12期、報紙專欄60期,同時,加強部門網站建設,開設“有問必答”欄目,全年共收到群眾咨詢600余件,都能在規定時間內及時答復;縣檔案局以民生需求為導向,加大政府信息公開文件征集力度,同時加強網站技術升級,實現政府公開信息網上全文檢索;供水、供電、供氣、教育、衛生等公共企事業單位積極探索推進信息公開工作,我縣各類學校主動公開各類招生入學考試、教育收費等信息,縣供電部門及時公開辦事和便民服務指南,全年共在政府門戶網站“便民服務”欄目公布停電公告24期。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公開的主要內容
            2009年度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2000件,全文電子化率達98%以上。
            其中,2009年度縣級政府新增主動公開政府信息中,政府工作動態信息3200條,部門動態信息230條,政府文件73條,政府辦公室文件164條,政府重要會議類信息11條,政府提交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報告3條,縣政府人事任免6條。
            (二)公開途徑
            本縣已形成政府門戶網站、新聞發布會、縣行政服務中心、縣檔案館、鎮便民服務中心、社區便民服務室等覆蓋城鄉、多層次的主動公開渠道,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獲取和利用公共信息資源的需求。
            1.政府網站?!爸袊0病遍T戶網站設有“政務公開”專欄,下設“政府信息公開指南”、“政府信息公開目錄”、“政府信息公開動態信息”等8個子欄目,及時主動公開有關信息,方便市民查詢瀏覽。鏈接全縣37個政府部門、14個鎮政府、7個條管單位和11個其他機構的政府信息公開專頁。設立“領導信箱”,由縣網管中心負責每天定時接收、登記、回復、辦理,2009年度,“領導信箱”共收到電子郵件300多件,群眾的參政議政和提出解決問題的訴求,為政府改進工作、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起到了積極作用。
            2.新聞發布會。本年度共舉行“523”文化產業園建設新聞發布會、法治海安建設新聞發布、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余項與社會公眾密切相關的政府工作重要信息,如第四屆青墩文化藝術節、第六屆法治文化節、城鄉客運一體化、縣域教育現代化創建等。
            3.公共查閱點??h檔案館新館設有政府信息公開查閱中心,匯集了縣級機關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2009年縣檔案館接待公眾查閱政府公開信息2780人次,借閱文件4719件。全縣所有鄉鎮(街道)建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各村(居)也都設立了便民服務室,主動向群眾公開政府信息。
            4.其他渠道。縣行政服務中心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窗口,所轄各鎮、各部門把便民服務中心作為政府信息公開的平臺,采用設立公示欄、公告牌,編印辦事指南、信息手冊,開辟咨詢電話、報紙公報,941政風行風熱線,電視圖文點播等形式向社會公開政府信息。縣勞保局設置電子顯示屏、觸摸屏,及時發布信息,方便群眾查詢。
            三、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一)申請情況
            2009年,我縣共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3件,申請內容主要涉及村級財務、房屋產權、福利待遇等方面。
            (二)申請處理情況
            3件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已經全部答復。
            四、收費情況
            2009年,縣、鎮政府及部門都安排了專項經費用于政府信息公開,增設了電腦和觸摸屏等設備,印制宣傳手冊、培訓資料,升級和改造網站。目前,各政府機關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申請事項提供政府信息暫不收費。
            五、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本縣加強對政府信息公開情況的監督,構建多條滿足群眾訴求的“綠色通道”,傾聽民意、關注民生、為民解難。2009年,縣政府及部門均未遇到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復議、訴訟和申訴情況。
            六、存在的不足及改進措施
            自政府信息公開實施以來,我縣在深化政府信息公開內容、加強政府信息公開基礎性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但政府機關主動公開的意識不強,覆蓋面不全,公開的便民性需進一步提高。結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考慮從以下幾方面進一步改進:
            (一)繼續深入學習《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推動政府信息公開向縱深發展。廣泛開展教育培訓,把《條例》的學習納入各鎮、各部門的學習計劃,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學習,把《條例》的學習融入日常業務工作之中,提高執行《條例》的能力,提升貫徹實施《條例》的工作水平。
            (二)繼續加大政府網站及其他政府信息公開載體建設力度,積極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以政府行政大樓集中辦公,電子政務升級改造為契機,推進政府網站及其他政府信息公開載體建設,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和網上辦事監督平臺,積極推進行政權力網上公開透明運行。
            (三)大力推進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公開工作。圍繞群眾關心的熱點,加強對公共服務行業的監管,規范辦事行為,完善公共服務體系,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以改進工作作風,強化為民服務為切入點,增強公共企事業單位辦事的透明度,提高辦事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切實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
            (四)強化政府信息公開的監督考核,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我縣將著重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強調查研究,我們將不斷研究政府信息公開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開拓思路,提出辦法,使我們的思想觀念、政策措施、工作方式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二是建立監督和保障機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考核辦法》要求,建立政府信息公開評議制度,發揮社會、群眾、輿論的作用,認真做好政府信息公開落實情況的檢查、評估、考核、獎懲等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寨县| 晋州市| 龙胜| 靖宇县| 延寿县| 柘荣县| 北川| 化隆| 莱阳市| 陵水| 苏州市| 张掖市| 桂东县| 青河县| 右玉县| 南澳县| 合江县| 富川| 墨玉县| 新野县| 南漳县| 桃源县| 防城港市| 宽城| 湄潭县| 乡城县| 周至县| 东城区| 营山县| 华容县| 明溪县| 西和县| 义马市| 秦皇岛市| SHOW| 宁陵县| 铜梁县| 淮北市| 策勒县| 厦门市| 蓝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