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隨著網絡技術和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社會公眾對零售支付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隱私性等方面的需求日益提高。不少國家和地區緊密跟蹤金融科技發展成果,積極探索法定貨幣的數字化形態,法定數字貨幣正從理論走向現實。數字人民幣是人民銀行發行的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以廣義賬戶體系為基礎,支持銀行賬戶松耦合功能,與實物人民幣等價,具有價值特征和法償性。數字人民幣最先在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四地及北京冬奧會場等地區試點,此后又增加上海、海南等6個試點地區,隨著試點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在彰顯便捷性、優化普惠性、突出創新性、保障安全性、體現合規性、加強可持續性等方面優勢明顯。2022年12月,江蘇省全面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省市陸續出臺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方案,結合海安實際,我市制定了《海安市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分為:指導思想、總體目標、主要任務、推進步驟、組織機制、保障措施6個部分。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論述,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緊扣“五個海安”“五個強市”建設,充分結合數字人民幣優勢和海安特色,按照穩步、安全、可控、創新、實用的原則,以服務實體經濟和群眾生活為落腳點,扎實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不斷推進數字人民幣全鏈條、全區域、全產業、全生態大規模多場景應用,實現金融科技創新與海安發展深度融合,助力數字經濟發展,增強金融服務普惠性,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海安新實踐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總體目標。通過數字人民幣在海安的試點應用,進一步檢驗數字人民幣系統穩定性、功能可用性、流程便捷性、場景適用性和風險可控性,用安全、便捷、穩定、高效的數字人民幣服務實體經濟和百姓生活,讓企業和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數字人民幣服務帶來的便利和普惠。深化拓展試點領域和場景,不斷豐富應用產品和場景,完善數字人民幣支付生態環境,建立數字人民幣生態圈,數字錢包開立數量、應用場景、交易規模等指標位居南通前列,力爭到2025年底基本形成服務便捷高效、應用覆蓋面廣、生態較為完善的數字人民幣運營管理體系,讓數字人民幣成為催生發展動能的重要驅動力,助力海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主要任務。分為7個具體任務。一是著力優化數字人民幣受理環境,二是大力拓展零售支付領域應用,三是穩步擴大公共領域應用,四是不斷豐富普惠領域應用,五是打造特色示范應用,六是持續開展宣傳推廣活動,七是建立健全風險防控監管體系。
(四)推進步驟。分為試點準備、推廣啟動、增量擴面、總結深化4個階段。
(五)組織機制。分為組織領導、職責分工、工作機制3個部分。
(六)保障措施。分為加強協調指導、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應急管理、營造良好環境4個部分。
三、特色亮點
《實施方案》在有機融合并充分體現上級相關精神的同時,突出了我市特色。明確提出“打造示范產業”,圍繞海安特色產業、優勢產業,選取繭絲綢行業,推動絲綢等特色產業支持數字人民幣支付,打造具有海安特色的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將數字人民幣融入特色產業領域,在南通率先實現特定區域應用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