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重視下,我市消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迅速,數量、質量不斷提升,但是隨著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各類災害事故呈多發勢頭,滅火救援任務愈發復雜繁重,消防隊站及車輛裝備建設滯后的問題仍然較為突出,極大影響了隊伍戰斗力的進一步提升。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9.21”全國基層消防力量建設視頻會議及省續會精神,切實增強做好當前消防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滿足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對消防安全保障能力的需求,構建符合全災種、大應急要求的消防救援新格局,全面提升海安市社會面火災防控和應急救援能力,根據我市實際,編制了《海安市消防基礎設施三年規劃建設方案(送審稿)》(以下簡稱三年規劃方案)。
二、起草過程
大隊根據海政辦發[2020]37號《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和[2020]第10號《市長辦公會議紀要》等要求以及省政府[2021]153號令和南通市政府關于加強專職消防隊伍建設等文件的要求,結合《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建標152-2017)》等標準規范,編制了三年規劃方案。
市領導高度重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工作,7月27日、9月21日、10月11日,海安市委常委、副市長郝三旺專題聽取了三年規劃方案編制情況的匯報,并提出修改方案,為建設方案的擬制進一步明確了方向。10月24日上午,海安市委副書記、市長譚真專題聽取消防基礎設施三年規劃匯報,同意新建消防站建設經費按照實際建設需要由市、區鎮兩級財政各出資50%,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穩步推進基層消防力量建設,切實夯實基層消防工作基礎。我大隊逐條落實,并最終形成了《海安市消防基礎設施三年規劃建設方案(送審稿)》。
三、主要內容
三年規劃方案主要分為消防站建設、消防車輛器材配備、市政消火栓建設三大部分。
(一)消防站建設
按照“應建盡建、按標建設、不欠新賬、快補舊賬”的要求,確保2023年底前,海安街道、雅周鎮、南莫鎮等中心鎮、勞動密集型企業集中的鄉鎮(街道)按標準完成隊站建設任務,曲塘鎮、李堡鎮、墩頭鎮完成現有隊站異地重建任務,同時完成角斜消防站建設任務。新建消防站建設經費按照實際建設需要由市、區鎮兩級財政各出資50%,劃撥至市代建中心,代建中心根據項目建設需求組織圖紙設計及招標施工。2024年底前完成西場(常安紡織園)、孫莊(電子信息產業園)、社區、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建設任務,確保專業園區做到消防救援力量全覆蓋。2025年底前完成大公消防站遷建任務。力爭通過三年努力,符合建站標準的鄉鎮(街道)全部完成建設任務,所有社區、消防重點單位完成微型消防站建設,全面提升海安市社會防控火災能力。
(二)消防車輛器材配備
隨著海安市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高層建筑、家具企業、大型廠房(倉庫)裝置、大型商業綜合體以及供群眾消費娛樂的各類人員密集場所數量都在迅速增加,全市火災風險不斷增高,各類災害事故呈多發勢頭,滅火救援任務愈發復雜繁重。對消防救援裝備配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按照統籌推進的原則計劃分三年購置一批特種車輛、“高精尖”裝備及日常性消耗器材,初步測算,三年共需經費約5880萬元,其中2023年約2370萬元,2024年約1750萬元,2025年約1760萬元。
(三)市政消火栓建設
根據國家《市政消防給水設施維護管理》(GB/T 36122-3018)等文件要求,按照“市政消火栓設置間距一般在100—120米,城市重點消防地區的市政消火栓間距應為80米;路幅寬度在60米及以上的道路,應在道路兩側設置消火栓;高度超過24米的橋梁、高架道路、軌道交通等設置消防供水管設施;無市政消火栓、無消防通道的建筑密集區應修建消防蓄水池”的標準,落實屬地市政消火栓建設與市政道路、給水管網建設同步實施工作,并定期維修管理轄區消火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