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K12380210/2025-00811 分類: 綜合政務\政務公開    通知
            發布機構: 海安市 文號:
            成文日期: 2025-02-26 發布日期: 2025-02-26 有效性: 有效
            名稱: 海安市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海安市人民政府關于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的報告
            來源: 海安市 發布時間:2025-02-26 累計次數: 字體:[ ]

            2024年,海安市人民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深入推進依法行政,積極推進首批“全國守法普法示范市”創建,以高水平法治建設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爭當南通高質量發展排頭兵、加快挺進百強縣市前二十”筑強法治保障。現將有關工作報告如下:

            一、本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舉措和成效

            (一)堅持聚焦提質增效,營造更優法治營商環境

            一是優化政府職責體系。擬定《機構改革重點任務配套細化方案》,完成黨政機構改革。整合設置鎮街職能機構,清理規范鎮街議事協調機構,編制《海安市“屬地管理”主體責任和配合責任清單》,厘清市鎮兩級職責邊界,提升行政效能。優化全市事業單位布局結構,撤銷勞動保障監察大隊等6支執法隊伍,全市機構職能體系全面優化。二是提升智慧政務效能。暢通“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路徑,設置“一件事”線上專區、服務專窗,實現數據資源“一網共享”,率先發布中介服務規范管理白皮書,迭代升級網上中介超市,形成中介“事項—機構—項目”一網匯聚。三是營商環境持續向好。調整完善營商環境優化提升舉措,構建更優政策體系。深入開展“親商助企”大走訪,針對企業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菜單式”“清單化”交辦、銷號,解決問題。壯大營商環境觀察員隊伍,創新觀察建議單制度。

            (二)堅持科學民主決策,打造更高水平依法行政

            一是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重申行政規范性文件發文管理相關要求,加強發文計劃和立項管理,嚴格制定程序。統一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格式,推動行政規范性文件備案規范化。制發報備市政府行政規范性文件5件,收到部門備案行政規范性文件1件,報備率、及時率、規范率達100%。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動態管理,完成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策性文件清理工作。二是持續提升依法決策水平。深入貫徹落實《南通市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市政府常務會學習重大行政決策相關規定,提升“關鍵少數”依法決策意識。被征地農民安置人員產生辦法等3項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履行法定程序。注重發揮法律顧問“外腦”作用,在城鎮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辦法等合法性審查過程中,書面征求相關專家以及法律顧問意見,提升合法性審查質效。落實重大行政決策跟蹤反饋和評估制度,完成《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城市建筑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辦法》重大行政決策后評估,根據后評估結果推動決策事項調整和完善。三是規范政府合同管理。對區鎮街道政府合同開展專項督察,制發規范政府合同管理提示函,推動政府合同管理規范化、法治化。圍繞政府招商引資合同相關法律問題等專題開展專題培訓,為優化營商環境、防范化解政府簽約履約法律風險提供法治支撐。

            (三)堅持公正文明執法,激發更優集成監管效能

            一是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和服務。印發《海安市企業實施首席合規官制度工作指引》,支持引導民營企業完善治理結構。優化執法監管方式。梳理編制綜合集成監管事項清單,形成綜合集成監管場景(跨部門)清單,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科技執法、“非現場執法”,切實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二是加大執法監督力度。組建行政執法監督“智囊團”,編制《行政執法協調監督職責清單》,開展應急管理、文廣旅、交運、教體、衛健等領域專項監督,提升監督精準度。與12345政務熱線實現雙向協作聯動,制定涉行政執法投訴事項賦碼“三級關鍵詞”,收集行政執法問題線索,常態開展數據研判分析,制發《行政執法監督建議書》。三是持續提升行政執法質量。扎實開展行政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健全案卷多維評查長效機制,鞏固“內部自評自查+現場入駐評查+集中交叉互查”模式,現場“推磨式”聯合評查執法案卷。推動行政執法人員分級分類培訓,完成全市行政執法隊伍輪訓、線下行政執法、法治政府建設等專題培訓,執法隊伍業務水平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四)堅持資源整合重組,增固更實基層治理底板

            一是構建聯動解紛新模式。整合法庭與司法所資源,建立完善“庭所共建”聯動工作機制,推廣應用“蘇解紛”等線上平臺。強化“調解+”機制建設,完善公調、訴調、檢調、援調、訪調等對接機制。推動司法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所所聯動”,積極融入“一站式”服務體系。加強商會調解工作,著力打造商會調解品牌,培育培優了大公鎮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等18家商會調解組織。二是有效發揮行政復議主渠道作用。制定并發布新法施行的注意事項提示函、救濟途徑告知調整建議、行政復議宣傳折頁等,廣泛宣傳行政復議主渠道作用。全市行政復議案件法定期限內審結率100%。推行訴源治理減量工程,行政復議案件的受理數量超過行政訴訟案件,行政復議主渠道作用逐步彰顯。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率100%。創新行政行為重新審查工作機制,在交警、市監等領域先行先試,推動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三是提升全民法治素養。深入推進法律法規貫徹實施。及時梳理、發布新頒布、新施行法律法規清單,報告新頒布、新施行法律法規貫徹實施情況。利用“4·8司法日”“民法典宣傳月”“12·4憲法日”等關鍵節點,突出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社會法治文化建設、基層依法治理等關鍵舉措,推動法律法規實施主體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切實增強法律法規宣傳普及的社會效果。四是基層應急管理體系更加健全。在南通率先探索建立直達基層的氣象災害預警“叫應”機制,明確市鎮村三級臨災避險責任體系和工作體系。健全鎮村兩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成一批鎮級物資庫、村級物資室。

            (五)堅持內外協同發力,打造更密權利監督網絡

            一是擦亮法治督察利劍。加強法治督察與紀檢監察監督協作配合力度,對交運局等第七輪、第八輪巡察單位量身定制“察前”法治清單。會同人大常委會監司委,對應急管理局等單位開展年度進駐式法治督察,針對行政執法暴露的問題,制發《關于依法作出行政許可的專項督察意見》推進整改。二是優化審計監督體系。發揮審計監督預防、揭示和抵御風險的“免疫”功能,整合區鎮、國企審計力量。三是強化專項監督效能。聚焦財會監督重點領域,橫向與檢察院聯合開展第三方機構執業違法行為線索排查,縱向開展財會監督專項行動,實施文化和旅游發展專項補助政策執行情況、廣電系統會計信息質量和預決算公開等聯動檢查。扎實推進統計數據質量控制制度化、臺賬規范化,按月做好數據質量控制工作、按季匯報專業數據控制情況,全面壓實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工作責任。

            二、本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雖然2024年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一)法治思維和能力有待提升。少數領導干部和工作人員雖具有一定的法治意識,但距離融會貫通還存在一些差距。部分行政機關在厘清信訪事項和履職事項上還存在一些困難,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推動發展能力水平還需加強。

            (二)層級監督合力有待加強。全市監督體系基本建成,但層級間監督協作性不夠,基層監督協助能力水平不高。行政執法規范化水平有待持續提升,少數執法人員落實柔性執法要求不到位,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三)法治工作力量有待增強。少數部門和區鎮街道法治工作力量配備不足,依法行政能力相對薄弱;司法所作為區鎮街道合法性審查機構的作用發揮還不夠充分。

            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1.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邀請中央黨校政治和法律教研部張立偉教授在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擴大)會上圍繞習近平法治思想作專題講座,舉辦“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法治海安建設”專題培訓班。部署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專兩進一典型”年度實踐活動,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走深走實。

            2.統籌加強法治政府建設。持續鞏固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成果,首創《法治建設月度工作指引》,從“統籌部署”“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應訴”“合法性審查”等方面細化責任,持續賦能法治海安、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十四五”規劃落地見效。深入推進落實本市黨政主要負責人述法工作全覆蓋,述法主體拓展至市屬國有企業。

            3.切實履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通過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會議及專題調研等方式,及時傳達學習中央、省市有關法治政府建設重要會議和重要文件精神,聽取法治政府建設情況,研究解決重大問題。2024年,市政府常務會議先后聽取了全市行政復議應訴工作、上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和本年度工作要點、涉企中介服務、城市數字化轉型、重大行政決策、政務公開、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行政規范性文件管理等工作匯報,并審議了相關制度文件。

            四、下一年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主要安排

            2025年,海安市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縱深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確保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重點做好“五個持續”:

            (一)持續落實第一責任人職責。切實落實好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學法制度,確保學法時間和實效。抓好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培訓,辦好各級各類培訓,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行政執法必訓、必考內容。

            (二)持續優化政府職能體系。做好機構改革“后半篇文章”,強化鎮街履職清單運用,確保以精準配權、規范行權推動實現基層減負增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政府職能向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轉變,持續推動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三)持續系統完善行政制度體系。加大合法性審查力度,擬定區鎮街道行政規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決策、政府合同合法性審查清單。推行重大行政決策后評估制度,不斷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

            (四)持續提升行政執法綜合效能。推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注重基層行政執法監督業務能力培育,構建“執法監督+法治督察+人大監督+司法監督+復議監督+紀檢監察監督”立體式監督模式。持續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將行政指導和服務融入行政執法全過程。

            (五)持續構建多元解紛體系。推動行政行為重新審查機制在全市各領域推廣運用,力爭行政爭議實質性化解。構建各類調解力量協調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加強新業態新領域、商事商會調解組織建設,實現專業調處機構的規范化運行。開展“八五”普法終期評估驗收,深入實施公民法治素養提升行動,持續加大法律明白人培育。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股票| 揭阳市| 航空| 永清县| 岫岩| 双流县| 灌云县| 江门市| 甘德县| 瓦房店市| 章丘市| 广元市| 博罗县| 盐亭县| 定安县| 九寨沟县| 秀山| 绥中县| 宜兰市| 德江县| 大渡口区| 石台县| 东丰县| 花莲县| 濮阳市| 鄂伦春自治旗| 弋阳县| 五台县| 黔江区| 时尚| 夏津县| 阿坝县| 垣曲县| 长葛市| 巫山县| 岳普湖县| 南汇区| 民权县| 仁怀市| 盈江县| 林周县|